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 并且干净

X先生生日贺书

本文原是为朋友庆生的信件,草草写就,个中观点还算有些价值,颇有中学生议论文的感觉。论点并没有讲的透彻,否则说教意味太浓。稍作修改,故在博客备份。

30-1.png

X先生台鉴:

 麦天一别,容易秋风。昔听蝉鸣青槐,方摅别意,今睹鸿归紫塞,顿起离思。旦逢良辰,先生祯祥吉祺,万事胜意。

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诚然,话中颇有“五十步笑百步”的韵味:太冥比海更大,大椿也远比冬更长久。但,“比大更大”的修辞手法不会影响一个事实:井小于海,夏虫短于冰。

 人们每天都在有意无意地获取大量信息。从不那么愿意接受的、在通勤中被强行灌输的广告,到主动获取、甚至有时成为乐子的新闻。从生理角度讲,我们为什么要获得信息?简而言之,信息是生物进化中获得的原始奖励机制,获得更多信息,意味着大脑将有更多依据以做出决策。获取信息的“学习”过程总没坏处,而且往往能让我们成长。不一定要从井底之蛙摇身一变成为飞鸟,只要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,就已经是极好的进步了。而孤陋寡闻的乡曲之士的结果自然不用多说。

 宋皇帝赵恒有言: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时至今日,此句仍是为人父母说教的首选素材,这却是一种基于“实用主义”、“拜金主义”的片面误读。读书——或者说学习——确有升官发财之效,可在目标实现、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、一个温柔可人的妻子之后呢?作为“金钥匙”的学习习惯在打开宝箱后就要被舍弃吗?你一定发现,成人世界中的绝大多数需求都可以通过“购买相应服务”取得。游戏打不过?有代练;论文不会写?找枪手;甚至连网络聊天都能托管给别人。当所有需求都有可承担的解决方案时,我们确实能表面完成被体制“强加”的工作,这也断送了我们的学习机会。何必劳心费神?只要每天朝九晚六做好本职工作,就能获得足以支撑小康生活的收入了;工作上的升职加薪也多取决于KPI而不是文化修养,这只会让人更加懒惰,更不愿进步。

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阿Q精神始终植根在人们心中,随时准备为避免“麻烦”而开脱。当可用来开脱的理由是广为流传、也广为误解但无人知晓的名人名言时,精神胜利法的诡谲之处就体现了出来。我们都倾向于贬低自己没有的,称赞自己所有的事物;如果某些物品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拥有,那就把它贬损到一文不值,以此保证自我尊严的完整。能动作用也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追求:吃掉一百块蛋糕获得千元奖励,和吃掉一百块石头获得千万奖励,没人会选择后者。这也能解释一个问题,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宁可去百度文库查资料,也不用严谨便捷的Google Scholar——门槛太高了嘛。这种观点看起来没有问题,而看起来没有问题正是它最大的问题。

 因此,我们可以武断地做个结论:上述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的观点,他们的“观点”为“是否舒服”而不是为“达成目的”而服务。表面的冠冕堂皇只是为了随着外部条件改变而改变的说辞,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,只是更复杂的趋利避害罢了,甚至谈不上更高级。

 至此,我的观点阐述完了。上文抨击了某些人自以为的“思想”,却没有给出真正思想的定义,这是因为思想无法用语言形容。任何给思想设定边界的行为都如同定义薛定谔的猫,在得出所谓结论的那一刻让本体变质。请记住: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,思想本身就是死亡。

【下文略】

 谨申数字,用展寸诚。秋风多厉,珍重为佳。即颂
文祺

                   XXX敬启
               己亥年阳月十一日

发表新评论